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MyBatis 详细教程_mybatis的步骤

ccwgpt 2025-02-19 11:16 27 浏览 0 评论

MyBatis 详细教程

目录

  1. 简介
  2. 环境搭建
  3. 基本配置
  4. CRUD 操作
  5. 动态 SQL
  6. 缓存机制
  7. 分页插件
  8. 多表查询
  9. 高级映射
  10. 事务管理
  11. 性能优化
  12. 最佳实践

1. 简介

MyBatis 是一个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它支持自定义 SQL、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MyBatis 避免了几乎所有的 JDBC 代码和手动设置参数及获取结果集。通过 XML 或注解的方式将接口和 SQL 映射成对象。

优点:

  • 简化数据库操作:通过 XML 或注解的方式,将 SQL 和 Java 对象进行映射。
  • 灵活性高:支持动态 SQL,可以根据条件生成不同的 SQL 语句。
  • 轻量级:不依赖于任何第三方框架,易于集成到各种项目中。
  • 支持多种数据库:兼容 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主流数据库。

2. 环境搭建

2.1 添加依赖

在 Maven 项目中添加 MyBatis 依赖:

org.mybatismybatis3.5.11
org.mybatis.spring.bootmybatis-spring-boot-starter2.2.0
mysqlmysql-connector-java8.0.26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boot-starter-web 


2.2 配置数据库连接

在 application.properties 中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

 spring.datasource.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useSSL=false&serverTimezone=UTC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root 
 spring.datasource.password=password 
 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com.mysql.cj.jdbc.Driver



3. 基本配置

3.1 创建实体类

假设我们有一个 User 表,对应的实体类如下: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email;
// Getters and Setters
   } 


3.2 创建 Mapper 接口

创建一个 UserMapper 接口,用于定义与数据库交互的方法: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List getAllUsers(); 
   User getUserById(Integer id); 
   void insertUser(User user); 
   void updateUser(User user); 
   void deleteUser(Integer id); 
                             }


3.3 编写 Mapper XML 文件

在 resources/mapper 目录下创建 UserMapper.xml 文件,定义 SQL 语句:


SELECT * FROM users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id}
INSERT INTO users (name, email) VALUES (#{name}, #{email})
UPDATE users SET name = #{name}, email = #{email} WHERE id = #{id}
DELETE FROM users WHERE id = #{id}   


3.4 配置 MyBatis

在 application.properties 中配置 MyBatis:

 mybatis.mapper-locations=classpath:mapper/*.xml 
 mybatis.type-aliases-package=com.example.model



4. CRUD 操作

4.1 查询所有用户

 @Autowired private UserMapper userMapper;
@GetMapping("/users") 
  public List getAllUsers() { 
  return userMapper.getAllUsers();
} 


4.2 根据 ID 查询用户

 @GetMapping("/users/{id}") 
   public User getUserById(@PathVariable Integer id) {
   return userMapper.getUserById(id);
 }


4.3 插入用户

 @PostMapping("/users")
   public void insertUser(@RequestBody User user) { userMapper.insertUser(user); 
                                                  }


4.4 更新用户

 @PutMapping("/users/{id}")
   public void updateUser(@PathVariable Integer id, @RequestBody User user) { 
   user.setId(id); 
                                                                              userMapper.updateUser(user);
                                                                            }


4.5 删除用户

 @DeleteMapping("/users/{id}") 
   public void deleteUser(@PathVariable Integer id) { userMapper.deleteUser(id); 
                                                    }



5. 动态 SQL

MyBatis 提供了强大的动态 SQL 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生成不同的 SQL 语句。

5.1 使用 标签

 


5.2 使用 标签

类似于 Java 的 switch 语句:

 



6. 缓存机制

MyBatis 提供了两级缓存机制:一级缓存(SqlSession 级别)和二级缓存(Mapper 级别)。

6.1 一级缓存

一级缓存是默认开启的,作用范围是同一个 SqlSession 内。在同一个 SqlSession 中,如果执行了相同的查询语句,MyBatis 会从缓存中直接返回结果,而不会再次查询数据库。

6.2 二级缓存

二级缓存是跨 SqlSession 的,可以在多个 SqlSession 之间共享。需要手动开启:

在 MyBatis 中,二级缓存(也称为全局缓存或应用程序级别的缓存)是跨会话的缓存机制。它可以在多个 SqlSession 之间共享缓存数据,从而提高性能。要开启 MyBatis 的二级缓存,你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置:

1. 在 MyBatis 配置文件中启用二级缓存

首先,在 MyBatis 的主配置文件(通常是 mybatis-config.xml)中,确保启用了二级缓存支持。你可以在 标签中添加以下配置:

  
    
      
      
   
 


2. 在 Mapper XML 文件中配置缓存

接下来,在每个需要使用二级缓存的 Mapper XML 文件中,添加 标签来启用缓存。你可以为每个 Mapper 单独配置缓存策略。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id}


  • eviction:指定缓存回收策略,默认是 LRU(Least Recently Used),其他选项包括 FIFO、SOFT 和 WEAK。
  • flushInterval:指定每隔多久刷新一次缓存(毫秒)。如果不设置,则不会自动刷新。
  • size:指定缓存的最大条目数。
  • readOnly:如果为 true,则表示该缓存只读,MyBatis 不会尝试更新缓存中的对象。

3. 确保实体类实现序列化接口

为了使缓存能够正常工作,你的实体类(如 User 类)必须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因为缓存的数据会被序列化存储。

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
public class 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 属性和方法 
} 


4. 管理缓存刷新

MyBatis 会在某些操作(如插入、更新或删除)后自动刷新缓存。如果你不想在某些情况下刷新缓存,可以在 SQL 语句上使用 flushCache 属性来控制。

例如: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id}
INSERT INTO users (name, email) VALUES (#{name}, #{email}) 


5. 使用自定义缓存实现(可选)

如果你想使用自定义的缓存实现(例如 Ehcache 或 Caffeine),可以在 标签中指定 type 属性,并提供相应的缓存实现类。

 



6.3 清除缓存

可以通过 clearCache() 方法清除当前 SqlSession 的一级缓存:

 sqlSession.clearCache();



7. 分页插件

MyBatis 自身没有提供分页功能,但可以通过插件来实现。常用的分页插件有 PageHelper。

7.1 添加依赖

  
   com.github.pagehelper
   pagehelper-spring-boot-starter 1.4.2 
 


7.2 使用分页

@Autowired private UserMapper userMapper;
@GetMapping("/users/page") 
public Page getUsersByPage(@RequestParam int pageNum, @RequestParam int pageSize) {    
PageHelper.startPage(pageNum, pageSize);  
return userMapper.getAllUsers(); 
}



8. 多表查询

8.1 关联查询

假设我们有两个表:users 和 orders,可以通过关联查询获取用户的订单信息。

SELECT u.*, o.order_id, o.amount     FROM users u     LEFT JOIN orders o ON u.id = o.user_id     WHERE u.id = #{id}



9. 高级映射

9.1 关联映射

MyBatis 支持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复杂关系的映射。

一对多映射


   
   
     
     
   


多对多映射

 
    
    
      
      
    



10. 事务管理

MyBatis 可以与 Spring 集成,使用 Spring 的事务管理功能。

10.1 使用 @Transactional注解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UserMapper userMapper;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addUserAndOrder(User user, Order order) {  userMapper.insertUser(user);  userMapper.insertOrder(order);  
} 
} 



11. 性能优化

11.1 批量插入

对于大量数据插入,可以使用批量插入来提高性能:

 
   INSERT INTO users (name, email) VALUES
    (#{user.name}, #{user.email})  
   


11.2 使用延迟加载

延迟加载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查询,提升性能:

xml


12. 最佳实践

12.1 使用注解代替 XML

对于简单的 CRUD 操作,可以直接使用注解来替代 XML 文件:

 @Select("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id = #{id}") 
   User getUserById(Integer id);


12.2 统一异常处理

使用全局异常处理器来捕获并处理 MyBatis 抛出的异常:

@ControllerAdvice 
  public class GlobalExceptionHandler {
    @ExceptionHandler(MyBatisSystemException.class) 
    public ResponseEntity handleMyBatisException(MyBatisSystemException ex{     return ResponseEntity.status(HttpStatus.INTERNAL\_SERVER\_ERROR).body(ex.getMessage());     
                                                                          } 
  }




总结

通过本教程,你已经掌握了 MyBatis 的基本用法,并了解了一些高级特性,如动态 SQL、缓存、分页、多表查询等。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在实际项目中更好地使用 MyBatis。

相关推荐

自己动手写Android数据库框架_android开发数据库搭建

http://blog.csdn.net/feiduclear_up/article/details/50557590推荐理由关于Android数据库操作,由于每次都要自己写数据库操作,每次还得去...

谷歌开源大模型评测工具LMEval,打通谷歌、OpenAI、Anthropic

智东西编译|金碧辉编辑|程茜智东西5月28日消息,据科技媒体TheDecoder5月26日报道,当天,谷歌正式发布开源大模型评测框架LMEval,支持对GPT-4o、Claude3.7...

工信部:着力推动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础性原创性的技术突破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今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突出重点领域,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夯实人工智能技术底座。通过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着力推动大模...

乒乓反复纠结“框架不稳定”的三个小误区

很多球友由于对框架的认知不清晰,往往会把“框架不稳定”当成一种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学球进度,其典型状态就是训练中有模有样,一旦进入实战,就像被捆住了手脚。通过训练和学习,结合“基本功打卡群”球友们交流发...

前AMD、英特尔显卡架构师Raja再战GPU,号称要全面重构堆栈

IT之家8月5日消息,知名GPU架构师拉贾科杜里(RajaKoduri)此前曾先后在AMD和英特尔的显卡部门担任要职。而在今日,由Raja创立的GPU软件与IP初创企...

三种必须掌握的嵌入式开发程序架构

前言在嵌入式软件开发,包括单片机开发中,软件架构对于开发人员是一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软件架构对于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合适的软件架构不仅结构清晰,并且便于开发。我相...

怪不得别人3秒就知道软考案例怎么做能50+

软考高级统一合格标准必须三科都达到45分,案例分析也一直是考生头疼的一门,但是掌握到得分点,案例能不能50+还不是你们说了算吗?今天就结合架构案例考点,分享实用的备考攻略~一、吃透考点,搭建知识框架从...

UML统一建模常用图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一篇文章彻底讲透

10万+爆款解析:9大UML图实战案例,小白也能秒懂!为什么需要UML?UML(统一建模语言)是软件开发的“蓝图”,用图形化语言描述系统结构、行为和交互,让复杂需求一目了然。它能:降低沟通成本避...

勒索软件转向云原生架构,直指备份基础设施

勒索软件组织和其他网络犯罪分子正越来越多地将目标对准基于云的备份系统,对久已确立的灾难恢复方法构成了挑战。谷歌安全研究人员在一份关于云安全威胁演变的报告中警告称,随着攻击者不断改进数据窃取、身份泄露和...

ConceptDraw DIAGRAM:释放创意,绘就高效办公新未来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可视化工具已成为提升工作效率和激发创意的关键。ConceptDrawDIAGRAM,作为一款世界顶级的商业绘图软件,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正逐渐成为众多专业人士的首选绘...

APP 制作界面设计教程:一步到位_app界面设计模板一套

想让APP界面设计高效落地,无需繁琐流程,掌握“框架搭建—细节填充—体验优化”三步法,即可一步到位完成专业级设计。黄金框架搭建是基础。采用“三三制布局”:将屏幕横向三等分,纵向保留三...

MCP 的工作原理:关键组件_mcp部件

以下是MCP架构的关键组件:MCP主机:像ClaudeDesktop、GitHubCopilot或旅行助手这样的AI智能体,它们希望通过MCP协议访问工具、资源等。MCP主机会...

软件架构_软件架构师工资一般多少

软件架构师自身需要是程序员,并且必须一直坚持做一线程序员。软件架构应该是能力最强的一群程序员,他们通常会在自身承接编程任务的同时,逐渐引导整个团队向一个能够最大化生产力的系统设计方向前进。软件系统的架...

不知不觉将手机字体调大!老花眼是因为“老了吗”?

现在不管是联系、交友,还是购物,都离不开手机。中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在逐渐加长,刷抖音、看短视频、发朋友圈……看手机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面对“视力危机”——老花眼,习惯眯眼看、凑近看、瞪眼看,不少人...

8000通用汉字学习系列讲座(第046讲)

[表声母字]加(续)[从声汉字]伽茄泇迦枷痂袈笳嘉驾架咖贺瘸(计14字)嘉[正音]标准音读jiā。[辨形]上下结构,十四画。会意形声字,从壴从加,加也表声。注:从壴,字义与鼓乐有关;从加,字义与...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