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ccwgpt 2025-08-05 17:44 3 浏览 0 评论
目录
1、模板工程概况
2、模板设计及支设
七、安全注意事项
四、板底支撑(纵向)钢管验算
五、横向支撑钢管验算
六、立杆承重连接计算
七、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八、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1、模板工程概况
1.1总体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地勘单位:
民用设计单位:
人防设计单位:
质检站:
安检站:
工程地点:
建筑面积:
本工程位于××,总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 m2,规划总建筑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包含××m2的人防区域。地上为住宅和配套商业;地下2层,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库、物管用房、设备用房。
1.2模板选型
根据图纸设计的构件尺寸及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的模板选型主要如下表所示。
模板选型一览表
序号 | 部 位 | 模板方案选型 | 备注 | |
模板 | 支撑体系 | |||
1 | 底板、地梁、承台 | 底板采用C15混凝土胎模;其它部位用胶合板。 | 底板墙体施工缝以下采用吊模支撑,钢管主龙骨,木枋次龙骨,对拉螺栓。 | |
2 | 柱 | 采用15mm厚的胶合板。 | 对拉螺杆及钢管。 | |
3 | 墙体 | 采用15mm厚的胶合板。 | 对拉螺栓及钢管。 | |
4 | 主次梁 | 采用15mm厚的胶合板。 | 龙骨为50×100的木枋,对拉螺栓。 | |
5 | 混凝土楼板 | 采用15mm厚的胶合板。 | 50mm×100mm木枋,φ48.3mm×3.6mm钢管主龙骨。 | |
6 | 剪力墙洞口 | 采用15mm厚的胶合板。 | 50×100木枋,钢管支架。 | |
7 | 楼 梯 | 15mm厚胶合板。 | 50×100木枋,支撑为钢管脚手架。 | |
8 | 构 造 柱 | 采用15mm厚的胶合板。 | 主龙骨为钢管,次龙骨50×100木枋,对拉螺栓。 |
2、模板设计及支设
2.1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根据图纸设计的构件尺寸及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的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2.2基础及地下室模板设计及支设
2.2.1垫层模板工程
承台、地梁的混凝土垫层先施工,然后在上面设置承台、地梁模板支撑,支撑形式根据底板标高确定,人工捡底,再施工底板垫层。施工这部分应注意保证基坑几何空间尺寸的准确,混凝土垫层施工前,用6Φ@2000mm长度300mm钢筋头打入土中控制作为标高。
垫层施工前需按图纸要求进行定位放线,沿垫层外边线进行支模施工,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四周用钢筋。两侧边模之间用木枋拉稳、固定
在施工垫层时需保证垫层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吻合,同时需保持垫层水平。
2.2.2 承台、地梁模板工程
(根据底板标高确定采用支撑方式)
1、浇筑C15砼垫层施工,四周加阔100mm。
2、支设模板施工。
2.2.3地下室墙体模板
a.地下室外墙:内外模均采用胶合板,尺寸为15mm×915mm×1830mm,竖向背楞采用50×100压刨方木,间距300mm,水平背楞采用2Φ48.3*3.6钢管,间距500mm。墙内外拉结采用Φ14@500×500止水螺杆。内侧墙面顶撑采用在底板预埋直径25mm长度200mm的钢筋做支点,用钢管顶撑,间距1.5-2m。外侧墙面采用钢管斜撑在硬化地面上(斜撑角度)。防水细石砼灌密实螺栓孔洞以满足底板防水要求。
b.地下室内墙模板:内墙模板采用胶合板,钢管支撑,采用对拉螺栓拉接固定,具体见下图所示。
2.3主体结构柱模板设计及支设工
本工程框架柱模板均采用覆膜木胶合板,沿模板短边设置50×100方木,木枋与九夹板之间用钉子钉牢,模板就位后用短钢管临时固定,柱子模板用柱箍加固。对拉螺栓间距:加固间距从楼面起200mm,400mm,400mm,500mm,500mm,以上均为600mm等。
a.对于截面小于800mm的柱模板加固采用双向“十”字形排列的对拉螺栓相结合的方法。示意图如下:
b对于截面在800~1200mm的柱模,每边设置两道对拉螺栓从而确保模板的刚度。示意图如下:
2.4主体结构梁板模板设计及支设
2.4.1楼板模板
楼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做面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300;主龙骨用Φ48.3×3.6钢管;支撑采用Φ48.3×3.6钢管,横距1.2m,纵距1m。加固杆在2.5m处设置纵横向连接杆。剪刀撑@4000mm纵横布置,扫地杆离地200mm纵横布置,当板跨≥4m时按照2.5‰起拱。
搭设材料:架体采用:Φ48.3×3.6mm钢管,立杆加强杆采用:Φ48.3×3.6mm钢管及可锻铸铁扣件;板底支撑采用方木(50×100mm)。
楼板支撑采用钢管架。
2.4.2梁模板
采用15厚胶合板,用50×100mm木方配制成梁侧模板。梁支撑使用钢管脚手架,侧模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间距900。当梁高小于、等于700mm时,梁侧模不用对拉螺栓,用短木方做成三角撑进行顶撑。当梁高大于700mm时,梁侧模次龙骨布置不变,水平围檀采用2Ф48.×3.6钢管,增加Ф14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沿梁高400设一道,纵向间距每900mm设置一道;加固杆在2.5m处(间距6m)设置纵横向连接杆。梁底托梁为2Ф48.3×3.6钢管,次龙骨为50×100mm木方,间距为300mm;当梁跨≥4m时按照2‰起拱,悬挑≥2m按照4‰起拱。
2.5其他局部模板设计及支设
2.5.1楼梯模板设计及支设
模板采用15mm厚的木夹板及50×100mm的木枋现场放样后配制,踏步模板用木夹板50mm木枋预制成型木模,而楼梯侧模用木枋及若干与踏步几何尺寸相同的三角形木板拼制。由于浇混凝土时将产生顶部模板升力,因此,在施工时须附加对拉螺栓,将踏步顶板与底板拉螺栓,将踏步顶板与底板拉结使其变形得到控制。楼梯模板支设如下图所示。
2.5.2电梯井及集水井
采用木模板施工,支设方式详见下图:
电梯井模板支设示意图
2.5.3吊模模板支设
本工程板面高差变化比较多,如卫生间、阳台边节点、高低跨等,都存在支设吊模的情况,为了加强其成型质量,统一采取提前预制O100mm圆形砼垫块,高度同板厚支设,吊模采取O14的对拉螺杆,内加水泥内撑加固,如图所示:
吊模支设示意图
2.5.4后浇带模板设计及支设
1)底板后浇带模板支设
采用快易收口网作后浇带两侧挡模底板采用快易收口网,施工示意图如下所示:
墙两侧采用快易收口网作后浇带两侧挡模
2)楼板后浇带模板支设模板要清理干净,支模前要刷脱模剂,封闭前应清除杂物,模板支撑完后,对板缝进行检查,对柱根部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楼板后浇带模板在本层梁板底模支设时,后浇带两侧设置与梁板支撑体系断开的快拆体系支撑(可以在整体拆除模板时保留),以保证梁板板底模拆除后,后浇带的两侧支撑仍然保留并正常工作,避免形成悬挑结构。施工示意图见下图。
后浇带示意图
3、主要构件模板安装方法
3.1柱模板安装方法
3.1.1柱模板工艺流程
3.1.2柱模安装施工要点
1)柱模应在加工区按图纸尺寸和方案成片配制,现场拼装。模板铺设前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2)安装柱模板时,先在楼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边线,同一柱列应用经纬仪统一弹出,保证精度。
3)经业主现场代表、监理公司和相关单位对钢筋规格、数量、种类、预留洞、预埋铁件、管道等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封模;
4)柱子钢筋在绑扎时应在柱底部、中部、顶部设置三道井字形套箍撑位模板,以保证柱筋的位置和截面的准确。安装模板时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紧靠撑位套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
5)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底部漏浆。找平时先弹出模板外边线,在边线外侧用1:3水泥砂浆找平。
6)在墙和边柱外侧支模前,应在施工缝处加设5mm厚膨胀胶条或海绵条,以防漏浆。
7)柱底应留设清扫口,混凝土浇注前将柱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扫口。
8)模板拼装完成后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线、扭向等全面校正,校正无误后用斜撑顶牢,斜撑一端应顶在柱高2/3处,一端顶在楼面预埋钢筋上,预埋钢筋直径不小于20mm。柱高超过3m每面应设置两道斜撑。;
9)柱、梁模板应一起安装,先支柱模,在柱顶与梁交接处,先留出梁位缺口,并在梁位缺口两侧及底口上钉上衬口木楞。梁底模和侧模应钉牢在衬口木楞上并与柱模板内侧平齐。
3.2墙模板安装方法
剪力墙及附墙柱采用木胶合板模板,50×1000mm竖向木枋,φ48.3*3.6钢管通过φ14对拉螺栓连“3”形扣件固定,钢管支撑与梁板支撑系统拉设牢固。
3.2.1工艺流程
3.2.2墙模安装施工要点
a.墙模应在加工区按图纸尺寸和方案成片配制,现场拼装。拼装前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b.安装墙模板时,先在楼面上(或底板钢筋上)弹出墙边线。
c.基础墙体由于防水要求,应在底板施工时一起浇注300-500mm墙高。应在柱筋施工插筋时,根据测量定位在底板钢筋上焊接定位钢筋(梯子筋)兼做模板定位撑。墙体吊模安装时根据定位撑进行支设。为保证墙体施工缝处的接缝质量,墙体内侧模板在支设吊模时,保证吊模高度不低于一块整板高度,此模板不拆除,在墙体模板支设时作为上部模板使用。
d.地下室墙体在第一道水平施工缝下150mm处须设置一排止水螺杆,上部墙模支设时,墙体外侧模板应返下200-250mm,并利用此排螺杆进行拉结。
e.经业主现场代表、监理公司和相关单位对钢筋规格、数量、种类、预留洞、预埋铁件、管道等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封模;
f.墙体钢筋在绑扎时应在墙底部、中部、顶部设置三道梯子筋,以保证柱筋的位置和墙截面的准确。安装模板时按给定的墙截面线就位,紧靠梯子筋,并使使模板垂直。
g.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底部漏浆。找平时先弹出模板外边线,在边线外侧用1:3水泥砂浆找平。
i.在墙和边柱外侧支模前,应在施工缝处加设5mm厚膨胀胶条或海绵条,以防漏浆。
j.墙底应留设清扫口,混凝土浇注前将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扫口。
k.墙体模板支设时,先立内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串入对拉螺杆;再立另一侧模板,然后根据模板边线分段调直模板,紧固螺栓,支设斜撑。斜撑不少于三道,上中下各部均要顶撑。
3.3梁模板安装方法
3.3.1梁模板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3.3.2梁模板安装要点及措施
a.柱模安装时应留出梁口位置。
b.柱模安装后进行梁模板的安装。先安装梁模板支架,调整顶托到梁底标高,再安装梁底托梁和底模横档,最后根据柱上留置的梁口位置拉通线安装梁底模板。根据设计标高和起拱要求调整顶托高度,使梁底标高达到要求。底模应用铁钉与梁底横档钉牢。
c.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消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安装竖楞和水平楞,调直后附以斜撑或用对拉螺杆紧固。梁侧模上口要拉线找直。
d.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柱或板模连接固定。
e.整个梁、板、柱安装顺序为:柱模-主梁模-次梁模-板模。为保证拆模顺序,在模板支设时梁模应压在柱模上,板模应压在梁侧模上,这样既可以保证模板连接良好,又能使柱梁侧模拆除时不影响底模。
f.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安装方法及顺序同主梁。
g.梁上口应设收口木楞,与侧模上口平齐,一侧与梁侧模板钉牢,一侧与楼板模板钉牢。
3.4楼板模板安装方法
3.4.1楼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3.4.2楼板模板安装施工要点及措施:
a.楼板的支撑体系可采用门式架。为保证施工进度,可在柱模安装时同时进行架体的支设。
b.立杆的顶端采用可调顶托。待楼板模板纵横龙骨安装就位后微调顶托,使龙骨标高满足要求,然后铺设模板。龙骨应在安装前进行刨平,以保证板底平整度。
c.板模铺设时应先铺设梁边模板,然后向跨中进行。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
d.板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e.模板调平后应对接缝进行处理。板缝可采用贴胶带纸或用腻子刮缝的办法处理。
f.预留洞口应根据洞口的尺寸和形状事先用模板角料加工成箱形,钉牢在预定位置上。
g.穿楼板的管线洞口应用电钻开孔,管子穿入后应用腻子将洞口密封。
h.楼板模支设时应考虑吊线孔的留置。
3.5楼梯模板的安装
a.先支设平台板和梯梁模板,支设方法同梁板。平台板和梯梁标高调整到位后,搭设楼梯底板支架和底模,搭设时应根据两个平台板的高差拉通线调整梯段底模标高,调整采用微调顶托的办法。
b.梯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再安装踏步侧板和梯梁侧板。踏步侧板采用现场放样装配,整体安装的方法。装配采用通长方条拉结的方法。踏步板和梯梁侧板应采用20-25mm的木板。
C.楼梯模板支设施工缝的留设,施工缝应留设在剪力最小的部位,及楼梯板跨中的1/3位置(上三步)。
4、高支模施工方案
另行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5、模板质量控制措施
a.对每个单项模板工程做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本工程的要求和特殊性设计、制作和质量监控,全面保证工程质量。
b.模板体系所用材料应严格按模板方案要求进货和验收,方木必须压刨。
c.托梁木方在顶托上要采取加垫木的办法使之居中。
d.墙面及柱面模板在模板接缝处均需加强,可采用加钉10-15cm板条的办法,以防板缝处涨模,形成错台现象。
e.大梁支撑杆下应加设垫板。非地下室内结构地板小于20cm厚的上部支撑均需加设垫板。
f.模板支撑和拆除时除按照本方案施工外,还需考虑支撑下楼板的设计承载能力,若承载力不足,应对楼板采取加固措施,以防破坏楼板结构。拆模时也应考虑上部楼板的承载能力。
g.竖向结构的模板必须按照要求做内撑位钢筋,保证模板内撑外顶,截面不变形。
h.水平结构模板严格控制模板标高和平整度,经测量人员复核调整后方可绑扎钢筋。
i.模板所有零配件以及架体应安装牢固可靠,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j.施工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k.阳角模用整模,防止漏浆,并保证刚度。示意详见图。
l.洞口增加斜撑和足够的水平支撑,保证洞口不变形。
m.模板按规范规定和设计进行起拱。
n.竖向构件吊垂线,梁、墙及悬挑结构采用拉通线的方法,并坚持在打混凝土不撤线,随时观察模板变形及时调整模板。
o.为防止竖向墙、柱混凝土烂根,立模板前模板下应抄平,抹1:3找平砂浆。砂浆内边要用靠尺比着墙皮黑线抹直。这样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因模板底不平,有空隙而漏浆。浇完混凝土,拆模后把砂浆层铲掉,不用再修补剔凿混凝土根部。
p.在顶板模板板缝贴塑料胶带,在竖向模板板缝加海绵条或胶条密封的措施。
q.控制拆模时间,留设同条件养护试块,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与否。此外拆模前,先用钢筋触探构件上部,再进行大面积拆除。
r.模板清理要使用带刃扁铲和干拖布等专用工具,禁止用锤子砸模板,模板清理干净之前不得涂刷隔离剂。
s.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流程框图,如下:
6、模板拆除
6.1拆除顺序
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在模板拆除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模板的拆除必须接到项目部的拆模通知后方可拆除,严禁私自拆除模板。
6.2梁、板模板的拆除
6.2.1梁侧模的拆除
侧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以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预埋件或外露钢筋插铁不因拆模碰扰而松动。
6.2.2底模的拆除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见下表。
拆模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 构件跨度 |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 | ≤2 | ≥50% |
>2,≤8 | ≥75% | |
>8 | ≥100% | |
梁 | ≤8 | ≥75% |
>8 | ≥100% | |
悬臂构件 | — | ≥100% |
备注:预应力结构需在张拉后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模。 |
6.2.3墙、柱模板拆除
当墙、柱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时,先拆除一块模板,保证拆模时不缺棱掉角方可进行全部模板的拆除。
a.墙、柱模板的拆除
墙体模板的拆除顺序是:
先拆两块模板的连接件螺栓。再拆穿墙螺栓,使模板与墙、柱面逐渐脱离。脱模困难时,可在底部用撬棍轻微撬动,不得在上口使劲撬动、晃动和用大锤砸模板。
b.角模的拆除
c.角模两侧都是混凝土墙面,吸附力较大,加之施工中模板封闭不严,或者角模移位,被混凝土握裹,因此拆模比较困难,可先将模板外表面的混凝土剔掉,然后用撬杆从下部撬动,将角膜脱出,不得因拆模困难而用大锤砸,把模板碰歪或变形,使以后的支模、拆模更加困难,以至损坏大模板。
d.门窗洞口模板的拆除
e.拆除顺序:
拆除内支撑→拆除内龙骨→拆除各侧模板→模板及配件清运维护
f.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先松动四周固定用的支撑,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
七、安全注意事项
(1) 模板上的架设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采用36V的低压电源。
(2) 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放在工具箱内或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
(3) 装拆施工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把活动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
(4) 安装模板时,随时支撑固定,防止倾覆。
(5) 拆除承重模板,设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体塌落。
(6) 拆除模板时由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要佩挂的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杆上操作,拆除的模板集中吊运,不准向下乱扔。
(7) 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时,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性情况,发现有塌方等危险时,必须先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
(8) 基坑上边缘1m以内不允许堆放模板、构件和材料。
(9) 模板放置位置不得压有电线、气管线。
四、板底支撑(纵向)钢管验算
钢管类型:Ф48.3×3.6 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5.08
钢管截面惯性矩I(cm4):12.19 钢管弹性模量E(N/mm2):2.06×105
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N/mm2):205 纵向钢管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
G1k=g1k=0.038kN/m
G2k=g2k×lb/(n+1)=0.35×0.8/(2+1)=0.093kN/m
Q1k=q1k×lb/(n+1)=1×0.8/(2+1)=0.267kN/m
Q2k=q2k×lb/(n+1)=3×0.8/(2+1)=0.8kN/m
1、强度验算
板底支撑钢管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的无集中力
q1=1.2×(G1k+G2k)=1.2×(0.038+0.093)=0.157kN/m
q2=1.4×(G1k+G2k)=1.4×(0.267+0.8)=1.494kN/m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Mmax=(0.100×q1+0.117×q2)×la2=(0.100×0.157+0.117×1.494)×0.82=0.122kN·m
Rmax=(1.100×q1+1.200×q2)×la=(1.100×0.157+1.200×1.494)×0.8=1.572kN
σ=Mmax/W=0.122×106/(5.08×103)=24.01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
q=q1+q2=0.157+1.494=1.651kN/m
q2=1.4×F1=1.4×2=2.8kN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弯矩图
Mmax=0.527kN·m
剪力图
Rmaxf=3.483kN
σ=Mmax/W=0.527×106/(5.08×103)=103.7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无集中力
q'1=G1k+G2k=0.038+0.093=0.131kN/m
q'2=Q1k+Q2k=0.267+0.8=1.067kN/m
R'max=(1.100×q'1+1.200×q'2)×la=(1.100×0.131+1.200×1.067)×0.8=1.14kN
ν=(0.677×q'1+0.990×q'2)×la4/100EI=(0.677×0.131+0.990×1.067)×8004/(100×2.06×105×121900)=0.187mm≤min(800/150,10)=5.333mm
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
q'=G1k+G2k+Q1k+Q2k=0.038+0.093+0.267+0.8=1.198kN/m
q'2=F1=2kN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剪力图
R'maxf=2.504kN
变形图
ν=0.73mm≤min(800/150,10)=5.333mm
满足要求!
五、横向支撑钢管验算
平台横向支撑钢管类型:单钢管 钢管类型:Ф48.3×3.6
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5.08 钢管截面惯性矩I(cm4):12.19
钢管弹性模量E(N/mm2):2.06×105 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N/mm2):205
立柱间纵向钢管支撑根数n:2 横向钢管验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下三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板底支撑钢管传递最大支座力。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无集中力
q=1.2×g1k=0.046kN/m
p=Rmax=1.572kN
p'=R'max=1.14kN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弯矩图
Mmax=0.338kN·m
剪力图
Rmax=3.603kN
变形图
Vmax=0.449mm
Vmax=0.449mm≤min{800/150,10}=5.333mm
σ=Mmax/W=0.338×106/(5.08×103)=66.535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
q=1.2×g1k=0.046kN/m
p=Rmax=1.572kN
p'=R'max=1.14kN
p2=Rmaxf=3.483kN
p'2=R'maxf=2.504kN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弯矩图
Mmax=0.609kN·m
剪力图
Rmax=5.076kN
变形图
Vmax=0.816mm
Vmax=0.816mm≤min{800/150,10}=5.333mm
σ=Mmax/W=0.609×106/(5.08×103)=119.88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六、立杆承重连接计算
横杆和立杆连接方式:单扣件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kN):8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1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Rc=8.0×1=8kN≥R=3.603+2=5.603kN
满足要求!
七、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钢管类型:Ф48.3×3.6
钢管截面回转半径i(cm):1.58
钢管的净截面A(cm2):4.89
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N/mm2):205
立柱布置形式:单立杆
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176
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gk(kN/m):0.1621
NG1=gk×H+g1k×la×n+g1k×a=0.1621×9.55+0.038×0.8×2+0.038×0.3=1.62kN
NG2=g2k×la×lb=0.35×0.8×0.8=0.224kN
NG3=g3k×la=0.17×0.8=0.136kN
NG4=g4k×la=0.1×0.8=0.08kN
NQ1=q1k×la×lb=1×0.8×0.8=0.64kN
NQ2=q2k×la×lb=3×0.8×0.8=1.92kN
NQ3=F1+F2=2+0=2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1.2×(NG1+NG2+NG3+NG4)+0.9×1.4×(NQ1+NQ2+NQ3)=1.2×(1.62+0.224+0.136+0.08)+0.9×1.4×(0.64+1.92+2)=8.218kN
支架立杆计算长度
L0=kμh=1.0×2.176×1.2=2.611m
长细比λ= L0/i=2611/15.8=165.253≤[λ]=250
满足要求!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计算
L0=kμh=1.155×2.176×1.2=3.016m
长细比λ= L0/i=3016/15.8=190.886
由λ查表得到立杆的稳定系数φ=0.199
考虑风荷载时
Wk=μz×μs×W0=1×1.04×0.2=0.208kN/m2
Mw=0.9×1.4×Wk×l×h2/10=0.9×1.4×0.312×0.8×1.22/10=0.045kN·m
σ=N/φA + Mw/W=8.218×103/(0.199×4.89×102)+0.045×106/(5.08×103)=93.30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八、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脚手架放置位置:地基
地基土类型:素填土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90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
垫板底面积A(m2):0.25
N=NG1+NG2+NG3+NG4+NQ1+NQ2+NQ3=1.62+0.224+0.136+0.08+0.64+1.92+2=6.62kN
p=N/A =6.62/0.25=26.48kPa≤fg=fa×kc=90×1=90kPa
满足要求!
相关推荐
- 一个基于.Net Core遵循Clean Architecture原则开源架构
-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遵循CleanArchitecture原则开源架构。项目简介这是基于Asp.netCore6开发的,遵循CleanArchitecture原则,可以高效、快速地构建基于Ra...
- AI写代码翻车无数次,我发现只要提前做好这3步,bug立减80%
-
写十万行全是bug之后终于找到方法了开发"提示词管理助手"新版本那会儿,我差点被bug整崩溃。刚开始两周,全靠AI改代码架构,结果十万行程序漏洞百出。本来以为AI说没问题就稳了,结果...
- OneCode低代码平台的事件驱动设计:架构解析与实践
-
引言:低代码平台的事件驱动范式在现代软件开发中,事件驱动架构(EDA)已成为构建灵活、松耦合系统的核心范式。OneCode低代码平台通过创新性的注解驱动设计,将事件驱动理念深度融入平台架构,实现了业务...
- 国内大厂AI插件评测:根据UI图生成Vue前端代码
-
在IDEA中安装大厂的AI插件,打开ruoyi增强项目:yudao-ui-admin-vue31.CodeBuddy插件登录腾讯的CodeBuddy后,大模型选择deepseek-v3,输入提示语:...
- AI+低代码技术揭秘(二):核心架构
-
本文档介绍了为VTJ低代码平台提供支持的基本架构组件,包括Engine编排层、Provider服务系统、数据模型和代码生成管道。有关UI组件库和widget系统的信息,请参阅UI...
- GitDiagram用AI把代码库变成可视化架构图
-
这是一个名为gitdiagram的开源工具,可将GitHub仓库实时转换为交互式架构图,帮助开发者快速理解代码结构。核心功能一键可视化:替换GitHubURL中的"hub...
- 30天自制操作系统:第六天:代码架构整理与中断处理
-
1.拆开bootpack.c文件。根据设计模式将对应的功能封装成独立的文件。2.初始化pic:pic(可编程中断控制器):在设计上,cpu单独只能处理一个中断。而pic是将8个中断信号集合成一个中断...
- AI写代码越帮越忙?2025年研究揭露惊人真相
-
近年来,AI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人开始幻想程序员的未来就是“对着AI说几句话”,就能轻松写出完美的代码。然而,2025年的一项最新研究却颠覆了这一期待,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研究邀请了16位...
- 一键理解开源项目:两个自动生成GitHub代码架构图与说明书工具
-
一、GitDiagram可以一键生成github代码仓库的架构图如果想要可视化github开源项目:https://github.com/luler/reflex_ai_fast,也可以直接把域名替换...
- 5分钟掌握 c# 网络通讯架构及代码示例
-
以下是C#网络通讯架构的核心要点及代码示例,按协议类型分类整理:一、TCP协议(可靠连接)1.同步通信//服务器端usingSystem.Net.Sockets;usingTcpListene...
- 从复杂到优雅:用建造者和责任链重塑代码架构
-
引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的重要工具,它为解决常见问题提供了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提升了开发效率,促进了团队协作,提高了软件质量,并帮助开发者更好地适应需求变化。通过学习和应...
- 低代码开发当道,我还需要学习LangChain这些框架吗?| IT杂谈
-
专注LLM深度应用,关注我不迷路前两天有位兄弟问了个问题:当然我很能理解这位朋友的担忧:期望效率最大化,时间用在刀刃上,“不要重新发明轮子”嘛。铺天盖地的AI信息轰炸与概念炒作,很容易让人浮躁与迷茫。...
- 框架设计并不是简单粗暴地写代码,而是要先弄清逻辑
-
3.框架设计3.框架设计本节我们要开发一个UI框架,底层以白鹭引擎为例。框架设计的第一步并不是直接撸代码,而是先想清楚设计思想,抽象。一个一个的UI窗口是独立的吗?不是的,...
- 大佬用 Avalonia 框架开发的 C# 代码 IDE
-
AvalonStudioAvalonStudio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的开发编辑器(IDE),AvalonStudio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功能齐全,并且可以让开发者快速使用的IDE,提高开发的生产力。A...
- 轻量级框架Lagent 仅需20行代码即可构建自己的智能代理
-
站长之家(ChinaZ.com)8月30日消息:Lagent是一个专注于基于LLM模型的代理开发的轻量级框架。它的设计旨在简化和提高这种模型下代理的开发效率。LLM模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框架图 (58)
- flask框架 (53)
- quartz框架 (51)
- abp框架 (47)
- springmvc框架 (49)
- 分布式事务框架 (65)
- scrapy框架 (56)
- shiro框架 (61)
- 定时任务框架 (56)
- java日志框架 (61)
- mfc框架 (52)
- abb框架断路器 (48)
- beego框架 (52)
- java框架spring (58)
- grpc框架 (65)
- tornado框架 (48)
- 前端框架bootstrap (54)
- orm框架有哪些 (51)
- 知识框架图 (52)
- ppt框架 (55)
- 框架图模板 (59)
- 内联框架 (52)
- cad怎么画框架 (58)
- ssm框架实现登录注册 (49)
- oracle字符串长度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