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太极拳的粘黏连随以及其训练方法(太极拳连贯动作)

ccwgpt 2024-10-02 12:22 28 浏览 0 评论

粘黏连随是太极拳特有的应敌方式, 在掤劲的驾驭下,随敌而动,不丢不顶,不即不离的与敌周旋,取得我顺人背的优势,获得致胜的先机。

无论是军事上两军对垒,还是武术中二士相争,首先讲究的是控制。掌控局势,把握节奏,只要其中一方能够控制局势的发展和进攻变化的节奏,就取得了致胜的先机。明代军事家和武术家俞大猷在其著作《剑经》中讲“知拍任我行”就是这个道理。

相对于其他拳术以快打硬进的方式来掌控节奏不同。太极拳以消耗最小的力量、一部到位的原则,通过粘、黏、连、随的方法,在以充盈的掤劲和圆旋用力的基础上,让首取中与敌方周旋迂回,达到我顺人背,得机得势占据获胜优势的局面。

通过粘黏连随达到以下两个目的:

1.以空间换时间。通过顺引,随进,舍己从人,使自己占据有利的地位,挤迫对方,破坏对方的平衡达到我顺人背。

2.黏依不绝,不给对手发力的空间和时间,打乱对手进攻的节奏,对手随着我的节奏走,得机得势。

粘黏连随在战斗中怎样运用和实施?

拳谱云:粘黏连随不丢顶,在不即不离之间。从人则生,由己则死,手是粘黏脚是连随。粘连是随敌进攻之势轻轻的与对方挨在一起,取得对方消息,以引为主。黏随是随敌退之势,随敌而进,以发为主。敌进我迎手旋接,顺其势借其力,待过临界点,加多一分力,使其失势。敌退我随,紧跟而进,或随而击之或迫其失去重心,丧失反抗的能力和机会。

敌进我转(内含粘字)以腰为轴,手引身进步随。敌退我随(内含黏字),直来直去务必要比对方快半步。拳普云:“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涤,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正是此意也。

总之通过粘黏连随,获得我顺人背的优势,不给对方第二次发力的空间和时间,从而掌控全局,取得致胜的先机。

观武术之现状,由于缺乏系统的对抗性训练,所以在对敌的心理素质,距离感,以及应变反应都有很大的欠缺,平日谈招论势头头是道,真到动手时却手忙脚乱。其实功夫的较量在双方接触的瞬间胜负已判,俗语云“不招不架,只要一下,犯了招架,必挨十下”。

粘黏连随训练脱胎于推手,但又不同于推手。它的侧重点在双方由远及近接触瞬间的反应训练。在手法上没有两手盘在一起的转圈动作,也没有抓拿的动作。诚然推手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但发展到现在也产生了很多流弊,很多人基本上把推手变成了一种游戏,以把对手引动或推倒为乐,离实战相差十万八千里,更有甚者,把推手变成一种神功,离对手多远随便一比划对手就抽搐或连滚带爬的倒地。真正研究推手的,大多数又只注重接触后的解决方法,对于接触的刹那却没有很好的去思考和解决。

粘黏连随的训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步法练习。第二部分是解决对敌时紧张胆怯害怕的心里问题,练出遇敌不惊不慌,吾心自有主张的心里素质。第三部分是练习双方接触瞬间的掤劲反应训练,由近到远,由接触练习到两人由远及近的不接触练习,最后达到粘黏连随不丢顶,有感而应,一触即发,动缓则缓随,动急则急应的功夫。太极功夫如果要练到挨到何处何处击的功夫务必要守住本体,脱离意识!知道我在干啥,但是是靠肢体的触觉而不是大脑的反应去解决问题,“无意方是真意”,切记!

太极功夫的要点全在粘黏连随,通过粘黏连随的练习和运用,达到遇敌时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令其进退维谷而为我所控。

练习粘黏连随的要点是:务必依靠肢体的触觉而行,大脑一点都不参与。切记!

第一步:单手练习

(1)两人以太极拳的框架要求相对站立,右手臂轻轻的挨在一起,以挨住为准,不要有丝毫的加力(图12—1),

图12—1

(2)蓝方收手,乙方顺势跟进,然后白方收手,蓝方顺势跟进(图12—2、3、4、5、6、7)。

图12—2

图12—3

图12—4

图12—5

图12—6

图12—7

粘黏连随的练习,无论单手双手还是应激训练都是由慢到快,由定步开始,然后是单脚进退,再到双脚进退,最后是左右周旋快速行进。

第二步:双手练习

在太极拳框架的要求下两人相对站立,右手臂同前轻轻相挨,左手搭在对方右臂的肘部。然后相互进退练习,相对两手臂练习,要比单手困难一些,主要是上下的协调。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时刻遵循不即不离,不丢不顶的原则。(图13—1、2、3、4、5、6、7)

图13—1

图13—2

图13—3

图13—4

图13—5

图13—6

图13—7

第三步:应激训练

传统武术两人相搏,不是拨打就是架打,相对而言拨打比较难防。

第一步:两人如前,两臂相挨(图14—1)

图14—1

第二步:白方突然左手下拨按蓝方右臂,左手反背拳向蓝方面部打去(图14—2)

图14—2

第三步:蓝方松胯屈膝,右手随白方下拨之力旋转,同左手一齐搭在白方的左臂上(图14—3)

图14—3

第四步:蓝方双手向右向下旋转,然后再将对方推出(图14—4、5、6)。然后返回原势,白方再将蓝方推出,两者交替互换进行不间断练习。

图14—4

图14—5

图14—6

当接触练习熟练后,两人就隔开距离进行练习,具体方法是(以蓝方为例):蓝方先出右直拳击打白方面部或胸部,用力不要过猛。白方用左手向里向下拨蓝方的右直拳,右手同时反背拳打向蓝方面部,蓝方如前第三步和第四步一样将白方推出。同前一样,两者进行交替互换练习。

第四步、一触即发训练

一触即发训练是太极功夫的高级阶段,通过短促的发力破坏对方的中枢神经,使对手失去反抗的意识。也是分三个步骤进行训练。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是以双手互挽的方式进行,由静到动,由喂到引,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两手的虚灵,第三阶段则进入实操阶段。

第一阶段:刚开始两人相对站立,双手保持互挽姿势,一方双臂以极轻的不易察觉的力给对方,对方有感即以外挂或里裹的发力方式使对手双臂僵直,大脑发晕。双方动作由慢到快,逐步加强。熟练后再练习先引后发的方法。先微微给对手一点力,当对手反击的力发而未发之时,我迅速回旋发力,达到令敌短时间内大脑空白的效果

第二阶段:训练的过程同上,区别在第一阶段是双方不走动的静态进行,第二阶段则是在动态中进行,步伐不停地转换,双手也是不停的相互转动。

第三阶段:实操阶段,双方以实战姿势相对站立,攻方出拳击打或出手拍击守方,当守方上架或下拨时攻方迅速回力发劲,破坏对方中枢神经 ,失去反抗意识,攻方则继续近身,双拳放于要打击的地方。

主讲人:张其济

相关推荐

如何让老师看完文章后还啧啧称奇?满分作文有框架,这3点是关键

历年来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分数都占着相当大的一个比例,同时作文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个模块。别人拿满分,而你却只有20分左右,分数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作文想拿很高的分数却是不容易,但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万能公式框架法。家长收藏

小学语文老师用心整理,将写作框架编成万能公式。作文的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作文一直是语文考试中占分比重最高的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打基础,但是很多...

如何用爆款改写技巧提升文章吸引力结构重塑:打破原文框架悬念前

如何用爆款改写技巧提升文章吸引力?结构重塑:打破原文框架悬念前置法-在开头设置悬念或提出反常识的结论,吸引读者注意力。例如,将“接纳不完美是治愈的开始”改写为“天天逼自己当完美超人?别杠了!生活本就...

守护袁昆:是否有必要按框架去写文章,拍摄剪辑视频?

(文/守护袁昆)如今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剪辑视频,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用框架、用脚本,作为互联网创作者,我们是否有必要按框架去写文章,拍摄剪辑短视频呢?其实在内容创作过程中,是否使用框架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

揭秘!爆款文章的秘密:让读者无法抗拒的文章框架

说说我自己一开始写文章都会犯一个毛病,文章,通常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管不住字儿”。这样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绊住我们继续写下去1、很容易,写着就跑偏了,最终出来的成品和最初的设想偏离很大2、会写得很慢...

想要写出逻辑清晰的文章,你需要掌握哪些写作结构

想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框架。一篇文章结构清晰,读者就很容易跟上作者的思路,看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如果你对新媒体的文章有进行过研究,你就会发现很多公众号的文章结构都是类似的。所以你需要掌...

写作结构拆解:从选题到框架,如何让文章说服力翻倍?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文章能轻松获得很高的阅读量,而你的文章却始终无人问津?其实,写出爆款文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在于选择一个吸引人的主题,并用一个清晰的写作框架,通过2-3个有力的子观点支撑...

申论怎么写?结构怎么弄?这篇文章是最基本的好文章框架

写作总被吐槽逻辑混乱?三步搭建框架法,新手也能写出漂亮文章

一、结构决定论:信息传递的桥梁写作者和读者之间始终存在一道隐形的鸿沟。作者脑海中的想法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但直接倾倒给读者时,往往只剩下零散的枝叶,信息在传达过程中的丢失,作者输出的和读者读到的不...

如何搭建文章框架:新手写作者很有必要看

#头条深一度-深度阅读计划#见面好呀,我是潼臻~37岁,边上班边带娃的二胎妈妈藏起生活里的琐碎,期望你我都能遇到更好的自己~~~~~~~~~~~~~~~~~~果然多读书是可以真切学习到有用的东西最近把...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的可视化向导

最近,模型上下文协议(MCP)引起了广泛关注。你一定听说过它。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是什么。直观地说,MCP就像是AI应用的USB-C接口。正如USB-C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式,用于将...

97个人放一页PPT!用对Smartart架构图直接开挂!

从讯飞出差回来的路上,在高铁上看到一条微博,关于红楼梦人物的思维导图:下面很多家长说,帮助很大,能帮助上学的孩子梳理清人物关系,我看了下,清楚是清楚,但真的不太好看!作为一名PPT博主,我就顺带在高...

技术架构规范与实践(二)架构设计示例

1.逻辑架构1.1领域概念1.2宏观应用架构1.3宏观流程1.4微服务拆分与分层2.技术架构3.开发架构3.1后端技术栈分类名称版本描述后端框架/组件JavaJdk8(openjdk:8u342)后...

倾斜柱模板安装加固

1、适用范围:呈梯形逐层向内侧倾斜的框架柱。2、工艺流程:定位放线-配模-校正梁位置-安装加固。3、工艺方法:(1)定位放线首先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对每颗不同标高的梁底、梁中边线及200mm控制线进行平面...

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节点构造

#去班味吧#桩头凿除环切法工艺说明:1、根据桩头预留长度(深入承台10cm)放样桩顶标高,施工人员根据测量结果在基桩上用红油漆标注环切线;2、在切割线以上部分桩底,人工用钢钎打入桩底约15cm,打入时...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