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界面设计框架?4个维度帮你找到答案
ccwgpt 2024-11-04 11:44 41 浏览 0 评论
编辑导语:如何理解和搭建界面设计框架?在构建界面设计框架时,产品设计师除了需要考虑到用户需求和用户的使用体验,还需要将竞品设计、媒介属性等方面也纳入考虑。本篇文章里,作者对搭建界面设计框架的几个维度做了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讲完需求分析、设计策略、信息架构等概念,终于到了可见的交互设计产物:界面框架。那一个界面的框架究竟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我们可以从4个维度来寻找答案:
图1 界面框架的构建逻辑
分别是用户需求、业务目标、媒介属性和竞品设计。
为什么是这四个维度呢?我相信大家对用户需求和业务目标都没什么疑问,因为这是产品体验设计的基石,我们整体产品设计目标就是想通过满足用户需求,来助力业务目标的达成。
图2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那为什么要考虑媒介属性呢?因为不同的媒介,形态不同,可供性和系统规范也大相径庭。
每个在其生态上产品,都需要遵守其基本的规则,才既符合平台上架的标准,也符合用户对平台上产品的使用预期。
最后是头部竞品设计,细分到某个具体品类的产品,头部竞品会塑造用户对该品类产品的认知和习惯,作为后来者,有必要了解并借鉴头部竞品的一些设计模式,以顺应用户的心智模型,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所以竞品设计也是设计师需要提前进行分析的。
下面我们以浏览器首页框架设计为例,为大家讲解界面框架的构建逻辑。
一、用户需求
关于用户需求,我们可以通过用户调研这种偏用户主观的方式进行获取,并结合后台数据——用户真实行为数据进行验证,来确定用户的需求。
以浏览器首页为例,我们通过问卷调研,这种定量的调研方式,了解用户主观上挑选浏览器的驱动因素,其中代表功能需求的依次是:搜索、网页浏览、信息流、视频、小说(不同页面调研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首页作为产品的初始界面,可以以APP的整体的选择驱动为参考)。
图3主观和客观的用户需求
再看看后台客观数据——浏览器首页的功能转化率数据,从高到低依次是:信息流、搜索、名站、提示、天气、二楼小程序。
对比主客观数据,如果数据一致,说明产品设计大概率是符合用户心智模型和业务预期的。如果主观和客观数据有偏差,一方面要审视产品设计是否有问题导致用户转化率低,另一方面也要挖掘是否用户言行有偏差导致预期数据虚高。
结合浏览器的这个案例,大家可以先想一想,二者的数据差异(用户认为搜索是核心驱动,但实际信息流的日活更高)代表什么呢?
我的理解是:用户使用浏览器的核心驱动是搜索+网页浏览体验,结合福格行为模型B=MAP。
用户使用浏览器的搜索动机M非常强,搜索功能和网页体验是浏览器的核心基础,很容易形成用户心智(主观认知),所以必须在产品设计上加以强化和优化,以稳固用户使用浏览器的核心驱动心智。
其次,信息流虽然在用户认知中排名相对靠后,但却是转化最高的功能,说明信息流的触发性P极强(本来无主动诉求(动机),因提示而激发)加上对用户能力要求A极低,所以就形成了非常高的转化率数据(但有可能并未进入用户的心智)。
所以在保障搜索体验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提升信息流的展示空间和内容吸引力,提升信息流的使用心智,进而给业务带来更多的收益。
二、业务目标
浏览器作为vivo手机上最重要的一个互联网产品之一,其核心的业务目标就是盈利,通过提供优质的搜索+内容服务,带来更高的日活和时长(广告收益),助力vivo手机业务的发展。
为了便于理解,我就将浏览器的业务目标实现简单的以搜索和信息流来达成,回到我们之前的目标拆解公式:
图4业务目标的拆解
总目标=目标1(A1*X1%)+目标2(A2*X2%)+……+目标N(An*Xn%)
我们可以这么简单拆解(数值非真实,仅作案例参考):
浏览器总营收=浏览器日活1亿*搜索点击50%*搜索完成90%*1元广告收益*2次人均搜索+浏览器日活1亿*信息流转化60%*0.1元信息流广告/10分*40分钟。
从中可以看出,作为设计师,我们可以发力的主要集中在搜索/信息流入口的转化率、搜索的完成率以及信息流的连续消费上,在后续界面及流程设计中,我们可以围绕这几点展开设计。
三、媒介属性
在任何媒介上设计产品,我们都需要了解媒介的硬件和软件特性。因为媒介的形态和可供性会影响并塑造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图5不同媒介的形态
比如电视、电脑、平板和手机,硬件不同,人们与之交互的方式也大相径庭。
- 电视:大屏幕(32~86英寸),距离远(2.5~5米),多用遥控器交互;
- 电脑:中型屏幕(13~38英寸),距离中(50~70厘米),多用键鼠交互;
- 平板:中小屏幕(8~12英寸),距离较近(40~60厘米),多用手势交互;
- 手机:小屏幕(4~7英寸),距离近(32~50厘米),多用拇指交互。
今天我们就重点以手机为例,为大家讲讲手机媒介的特性和拇指交互的特点。
2013年,Steven Hoober和其他一些研究员,对人们在街上、机场、公共汽车站、咖啡馆、火车和公共汽车上使用移动设备进行了 1,333 次观察。发现当人们在手机上进行操作时:
图6有操作时的3种持机手势
有49%的情况是单手操作,有36%的情况是一手持机,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指进行操作,有15%的情况是双手持机并双手操作。综合来看,人们用拇指交互的比例达到了75%(49%+26%),所以我们日常的互动操作的布局及热区设计,需要尽可能的满足拇指的可操作范围和精度范围。
我们具体看一下不同持机手势的操作热区分布:
图7不同持机手势的操作热区
从中可以看出,单手持机的交互盲区相比双手持机会更加显著。再进一步,我们来看一下单手持机时,左右手持机交互热区的分布:
图8不同持机手势的操作热区
给大家补充一个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在生活中,右利手的用户占比约87%,但调研中偏向于右手持机并操作的用户仅占28%。
图9左右手习惯调研
调研给出的原因是,多数用户会选择左手持机,以便让灵活的右手做更复杂的操作,比如吃饭等。其次是因为多数人是以左眼为主视眼的,左手持握会更方便左眼看手机。
坦白讲,我对这个数据是有些质疑的,但不管左手持机会不会翻转,都提示我们设计师:要兼顾用户左右手持机的习惯设计去设计页面框架,尽可能保证用户高频操作处于绿色热区内。
给大家举个视频的例子:
图10左右持机操作按钮布局变化
夸克视频检测到用户不同手持机时,会改变中间常用功能的位置:右手持机按钮在右侧,左手持机按钮在左侧,以方便拇指操作。
再回到OS系统特性,我们需要了解ios和android的布局规范,去顺应不同系统下的界面框架布局:
图11 不同系统的页面框架
这个之前在《ios人际界面指南》和《Material Design 3》中讲得比较多,这里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现在ios和material design上的界面框架布局已趋于一致,大家可灵活使用)。
基于OS的系统框架,我建议采用标准组件布局时,尽量使用其标准位置(可以与硬件的布局及热区相匹配),把更多精力聚焦在内容区,去思考用户需求和业务目标的内容框架布局,这方面竞品设计可以给我们一些参考。
四、竞品设计
从平台特性中吸取平台系统的产品设计框架,再从竞品中了解竞品内容区的设计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初步构建好界面框架。以浏览器为例,我们选择了几大厂商和3个头部的第三方浏览器作为参考:
图12浏览器核心竞品页面
我们把这几个产品的框架进行梳理可以得到下图:
图13浏览器核心竞品页面框架
由此可以归纳出主流竞品的页面框架从上到下依次是:天气+运营位、搜索框、名站、信息流、导航栏。这是宏观的功能框架布局。如果我们的需求里包含的就是这几大模块,那可以延续这几大模块的布局顺序。
那进入到微观层面,明确每一个模块对用户的意义,对业务的价值,这里一定更要结合第一二步的分析结论,帮助我们判断:每一个模块在首页中应该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应该占用多大的视觉空间,多强的视觉焦点。
以vivo浏览器的首页设计为例:最核心的功能是搜索+信息流,所以需要保证搜索功能的可见性(位置延续搜索框的顶部一致性认知)和操作的便捷性(适当往下且增加搜索栏的高度),并尽可能为为信息流腾出更多的展示空间(缩减名站的个数和高度,强化信息流的视觉样式)。
PS:因为浏览器新版首页还未上线,所以暂时就不给大家展示新设计了。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让大家对如何进行界面框架设计有清楚的认识。
#专栏作家#
悦有所思,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10年体验设计经验,崇尚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迭代理论,热衷于学习、解构、建构、传播交互设计、服务设计、行为设计等设计相关领域知识。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相关推荐
- 如何让老师看完文章后还啧啧称奇?满分作文有框架,这3点是关键
-
历年来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分数都占着相当大的一个比例,同时作文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一个模块。别人拿满分,而你却只有20分左右,分数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作文想拿很高的分数却是不容易,但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 小学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万能公式框架法。家长收藏
-
小学语文老师用心整理,将写作框架编成万能公式。作文的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作文一直是语文考试中占分比重最高的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打基础,但是很多...
- 如何用爆款改写技巧提升文章吸引力结构重塑:打破原文框架悬念前
-
如何用爆款改写技巧提升文章吸引力?结构重塑:打破原文框架悬念前置法-在开头设置悬念或提出反常识的结论,吸引读者注意力。例如,将“接纳不完美是治愈的开始”改写为“天天逼自己当完美超人?别杠了!生活本就...
- 守护袁昆:是否有必要按框架去写文章,拍摄剪辑视频?
-
(文/守护袁昆)如今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剪辑视频,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用框架、用脚本,作为互联网创作者,我们是否有必要按框架去写文章,拍摄剪辑短视频呢?其实在内容创作过程中,是否使用框架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
- 揭秘!爆款文章的秘密:让读者无法抗拒的文章框架
-
说说我自己一开始写文章都会犯一个毛病,文章,通常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管不住字儿”。这样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绊住我们继续写下去1、很容易,写着就跑偏了,最终出来的成品和最初的设想偏离很大2、会写得很慢...
- 想要写出逻辑清晰的文章,你需要掌握哪些写作结构
-
想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框架。一篇文章结构清晰,读者就很容易跟上作者的思路,看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如果你对新媒体的文章有进行过研究,你就会发现很多公众号的文章结构都是类似的。所以你需要掌...
- 写作结构拆解:从选题到框架,如何让文章说服力翻倍?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文章能轻松获得很高的阅读量,而你的文章却始终无人问津?其实,写出爆款文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在于选择一个吸引人的主题,并用一个清晰的写作框架,通过2-3个有力的子观点支撑...
- 写作总被吐槽逻辑混乱?三步搭建框架法,新手也能写出漂亮文章
-
一、结构决定论:信息传递的桥梁写作者和读者之间始终存在一道隐形的鸿沟。作者脑海中的想法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但直接倾倒给读者时,往往只剩下零散的枝叶,信息在传达过程中的丢失,作者输出的和读者读到的不...
- 如何搭建文章框架:新手写作者很有必要看
-
#头条深一度-深度阅读计划#见面好呀,我是潼臻~37岁,边上班边带娃的二胎妈妈藏起生活里的琐碎,期望你我都能遇到更好的自己~~~~~~~~~~~~~~~~~~果然多读书是可以真切学习到有用的东西最近把...
-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的可视化向导
-
最近,模型上下文协议(MCP)引起了广泛关注。你一定听说过它。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是什么。直观地说,MCP就像是AI应用的USB-C接口。正如USB-C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式,用于将...
- 97个人放一页PPT!用对Smartart架构图直接开挂!
-
从讯飞出差回来的路上,在高铁上看到一条微博,关于红楼梦人物的思维导图:下面很多家长说,帮助很大,能帮助上学的孩子梳理清人物关系,我看了下,清楚是清楚,但真的不太好看!作为一名PPT博主,我就顺带在高...
- 技术架构规范与实践(二)架构设计示例
-
1.逻辑架构1.1领域概念1.2宏观应用架构1.3宏观流程1.4微服务拆分与分层2.技术架构3.开发架构3.1后端技术栈分类名称版本描述后端框架/组件JavaJdk8(openjdk:8u342)后...
- 倾斜柱模板安装加固
-
1、适用范围:呈梯形逐层向内侧倾斜的框架柱。2、工艺流程:定位放线-配模-校正梁位置-安装加固。3、工艺方法:(1)定位放线首先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对每颗不同标高的梁底、梁中边线及200mm控制线进行平面...
- 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节点构造
-
#去班味吧#桩头凿除环切法工艺说明:1、根据桩头预留长度(深入承台10cm)放样桩顶标高,施工人员根据测量结果在基桩上用红油漆标注环切线;2、在切割线以上部分桩底,人工用钢钎打入桩底约15cm,打入时...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框架图 (58)
- flask框架 (53)
- quartz框架 (51)
- abp框架 (47)
- springmvc框架 (49)
- 分布式事务框架 (65)
- scrapy框架 (56)
- shiro框架 (61)
- 定时任务框架 (56)
- java日志框架 (61)
- mfc框架 (52)
- abb框架断路器 (48)
- beego框架 (52)
- java框架spring (58)
- grpc框架 (65)
- tornado框架 (48)
- 前端框架bootstrap (54)
- orm框架有哪些 (51)
- 知识框架图 (52)
- ppt框架 (55)
- 框架图模板 (59)
- 内联框架 (52)
- cad怎么画框架 (58)
- ssm框架实现登录注册 (49)
- oracle字符串长度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