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正文

10分钟实现RPC框架(rpc框架应用场景)

ccwgpt 2024-09-17 12:49 28 浏览 0 评论

其实整个流程是个很简单的rpc模型

1.服务端 接受客户端来的socket流, 接受约定为

1.1 方法名

1.2 参数类型

1.3 方法所需参数

2 客户端动态代理生成 代理service,调用该service的方法实则 交给invoke方法处理

逻辑,在该逻辑中实现远程连接,起多个线程。

一次完整的RPC调用流程(同步调用,异步另说)如下:

1)服务消费方(client)调用以本地调用方式调用服务;

2)client stub接收到调用后负责将方法、参数等组装成能够进行网络传输的消息体;

3)client stub找到服务地址,并将消息发送到服务端;

4)server stub收到消息后进行解码;

5)server stub根据解码结果调用本地的服务;

6)本地服务执行并将结果返回给server stub;

7)server stub将返回结果打包成消息并发送至消费方;

8)client stub接收到消息,并进行解码;

9)服务消费方得到最终结果。

RPC框架的目标就是要2~8这些步骤都封装起来,让用户对这些细节透明。


内容

RpcFramework核心类

import java.io.Object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public class RpcFramework {

/**

* 暴露服务

*

* @param service 服务实现

* @param port 服务端口

* @throws Excep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export(final Object service, int port)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Export service " + service.getClass().getName() + " on port " + port);

ServerSocket server = new ServerSocket(port);

//一直轮询,相比while(true),这种方式性能更佳

for(;;) {

try {

//此处阻塞一直等到有consumer请求过来

final Socket socket = server.accept();

//每来一个消费请求就开启一个新的线程

new Thread(() -> {

try {

try {

ObjectInputStream input = new ObjectInputStream(socket.getInputStream());

try {

//consumer会分三次发送所需要的方法信息,这里的readUTF(),readObject()都会发生阻塞

String methodName = input.readUTF();

Class<?>[] parameterTypes = (Class<?>[])input.readObject();

Object[] arguments = (Object[])input.readObject();

ObjectOutputStream outp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

try {

//获取到目标方法

Method method = service.getClass().getMethod(methodName, parameterTypes);

//通过反射执行目标方法并返回结果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service, arguments);

//将执行结果返回给consumer

output.writeObject(result);

} catch (Throwable t) {

output.writeObject(t);

} finally {

output.close();

}

} finally {

input.close();

}

} finally {

socket.close();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tar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引用服务

*

* @param <T> 接口泛型

* @param interfaceClass 接口类型

* @param host 服务器主机名

* @param port 服务器端口

* @return 远程服务

* @throws Exception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static <T> T refer(final Class<T> interfaceClass, final String host, final int port)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Get remote service " + interfaceClass.getName() + " from server " + host + ":" + port);

//通过JDK动态代理的方式直接返回给调用refer方法的调用者一个被动态代理处理过的 对象

return (T) Proxy.newProxyInstance(interfaceClass.getClassLoader(), new Class<?>[] {interfaceClass}, new InvocationHandler() {

@Override

//调用该对象的每个方法都会先去调用下面的逻辑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uments) throws Throwable {

//当方法真实被调用的时候才会发起RPC远程请求provider执行服务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host, port);

try {

ObjectOutputStream outp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

try {

//分三次发送方法所需要的信息

output.writeUTF(method.getName());

output.writeObject(method.getParameterTypes());

output.writeObject(arguments);

ObjectInputStream input = new ObjectInputStream(socket.getInputStream());

try {

//得到服务执行的最终结果

Object result = input.readObject();

if (result instanceof Throwable) {

throw (Throwable) result;

}

return result;

} finally {

input.close();

}

} finally {

output.close();

}

} finally {

socket.close();

}

}

});

}

}

服务接口:

public interface HelloService {

String hello(String name);

}

服务接口实现:

public class HelloServiceImpl implements Hello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hello(String name) {

System.out.println("被调用了");

return "Hello" + name;

}

}

暴露服务类

public class RpcProvid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HelloService service = new HelloServiceImpl();

RpcFramework.export(service, 1234);

}

}

引用服务类:

public class RpcConsum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此时获取到的service是被JDK动态代理包装后的service,在调用方法的时候会进行远程调用

HelloService service = RpcFramework.refer(HelloService.class, "127.0.0.1", 1234);

for (int i = 0; i < Integer.MAX_VALUE; i ++) {

String hello = service.hello("World" + i);

System.out.println(hello);

Thread.sleep(1000);

}

}

}


总结

我觉得RPC的核心是动态代理和Socket 。

客户端看到的是接口的行为(这个行为没有被实现),服务端放的是接口行为的具体实现。

客户端把行为和行为入参提供给服务端,然后服务端的接口实现执行这个行为,最后再把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看起来是客户端执行了行为,但其实是通过动态代理交给服务端执行的。其中,行为和入参这些数据通过socket由客户端传给了服务端。

相关推荐

Python Scrapy 项目实战(python scripy)

爬虫编写流程首先明确Python爬虫代码编写的流程:先直接打开网页,找到你想要的数据,就是走一遍流程。比如这个项目我要爬取历史某一天所有比赛的赔率数据、每场比赛的比赛结果等。那么我就先打开这个网址...

为何大厂后端开发更青睐 Python 而非 Java 进行爬虫开发?

在互联网大厂的后端开发领域,爬虫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收集、竞品分析、内容监测等诸多场景。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相较于Java,Python成为了爬虫开发的首选语言。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让...

爬虫小知识,scrapy爬虫框架中爬虫名词的含义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学记给大家展示了Scrapy爬虫框架在爬取之前的框架文件该如何设置。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是直接以代码的形式进行描述的,在这篇文章当中学记会解释一下上一篇文章当中爬虫代码当中的一些名词...

python爬虫神器--Scrapy(python爬虫详细教程)

什么是爬虫,爬虫能用来做什么?文章中给你答案。*_*今天我们就开发一个简单的项目,来爬取一下itcast.cn中c/c++教师的职位以及名称等信息。网站链接:http://www.itcast.cn...

Gradio:从UI库到强大AI框架的蜕变

Gradio,这个曾经被简单视为PythonUI库的工具,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AI应用开发的强大框架。它不仅能让开发者用极少的代码构建交互式界面,更通过一系列独特功能,彻底改变了机器学习应用的开发和...

研究人员提出AI模型无损压缩框架,压缩率达70%

大模型被压缩30%性能仍与原模型一致,既能兼容GPU推理、又能减少内存和GPU开销、并且比英伟达nvCOMP解压缩快15倍。这便是美国莱斯大学博士生张天一和合作者打造的无损压缩框架...

阿里发布Qwen-Agent框架,赋能开发者构建复杂AI智能体

IT之家1月4日消息,阿里通义千问Qwen推出全新AI框架Qwen-Agent,基于现有Qwen语言模型,支持智能体执行复杂任务,并提供多种高级功能,赋能开发者构建更强大的AI...

向量数仓与大数据平台:企业数据架构的新范式

在当前的大模型时代,企业数据架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大模型的不断发布和多模态模型的发展,AIGC应用的繁荣和生态配套的逐渐完备,企业需要适应这种新的数据环境,以应对行业变革。一、大模型时...

干货!大数据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PPT

近年来,随着IT技术与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方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意识到了数据存在的价值,将数据作为自身宝贵的资产进行管理,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能力去挖掘、识别、利用数据资产。如果缺乏有效的...

阿里巴巴十亿级并发系统设计:实现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和高性能

阿里巴巴的十亿级并发系统设计是其在大规模高并发场景下(如双11、双12等)保持稳定运行的核心技术框架。以下是其关键设计要点及技术实现方案:一、高可用性设计多数据中心与容灾采用多数据中心部署,通过异地容...

阿里云云原生一体化数仓—数据治理新能力解读

一、数据治理中心产品简介阿里云DataWorks:一站式大数据开发与治理平台架构大图阿里云DataWorks定位于一站式的大数据开发和治理平台,从下图可以看出,DataWorks与MaxCom...

DeepSeek R1:理解 GRPO 和多阶段训练

人工智能在DeepSeekR1的发布后取得了显著进步,这是一个挑战OpenAI的o1的开源模型,在高级推理任务中表现出色。DeepSeekR1采用了创新的组相对策略优化(GroupR...

揭秘永久免费视频会议软件平台架构

如今视频会议已经成为各个团队线上协同的必备方式之一,视频会议软件的选择直接影响团队效率与成本,觅讯会议凭借永久免费迅速出圈,本文将从技术架构、核心功能和安全体系等维度,深度解析其技术实现与应用价值,为...

DeepSeek + Kimi = 五分钟打造优质 PPT

首先,在DeepSeek中输出提示词,示例如下:为课程《提示词基础-解锁AI沟通的秘密》设计一个PPT大纲,目的是让学生:1.理解提示词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构建有效提示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软件系统如何设计可扩展架构?方法论,Java实战代码

软件系统如何设计可扩展架构?方法论,Java实战代码,请关注,点赞,收藏。方法论那先想想方法论部分。扩展性架构的关键点通常包括分层、模块化、微服务、水平扩展、异步处理、缓存、负载均衡、分布式架构等等...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