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框架参数多次绑定(gin框架配置文件)
ccwgpt 2024-09-18 12:20 27 浏览 0 评论
在我们写的绝大部分的API代码当中,其实都是需要传递参数的,无论是通过 path、query string 还是 body,在 gin 当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 binding 方法让我们可以把这些参数绑定到一个对象中,通过还可以通过 struct tag 来对参数进行校验,不知道到大家曾今是否和遇到过相同的困惑:
- 我创建/更新接口有时候就仅仅只相差一个 id,我是不是可以复用代码?
- 是否可以直接用 model 层的 struct 绑定参数?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91312616
整理:地鼠文档:www.topgoer.cn
接下来本文就从这些问题出发,利用 go 的组合特点,介绍一些参数绑定上的小技巧
参数绑定技巧
1. 复用创建/更新时的参数
// UserParams 用户参数
type UserParams struct {
Name string `json:"name" binding:"required"`
Password string `json:"password" binding:"required"`
}
// CreateUserParams 创建用户
type CreateUserParams struct {
UserParams
}
// UpdateUserParams 更新用户
type UpdateUserParams struct {
UserParams
ID uint `json:"id" binding:"required"`
}
2. 用 model 层的 struct 绑定参数
如果我们在参数绑定的时候,向上面那样,每个参数单独创建一个绑定,这样在 Model 层创建数据库记录的时候就需要去手动的转换一道了,如果每个都需要这么写,会感觉很麻烦。
这是原本的 user 表
// model/model.go
// Model default model
type Model struct {
ID uint `json:"id" gorm:"primary_key"`
CreatedAt time.Time `json:"created_at"`
UpdatedAt time.Time `json:"updated_at"`
DeletedAt *time.Time `json:"deleted_at" sql:"index"`
}
// model/user.go
// User 用户表
type User struct {
Model
Name string `json:"name"`
Password string `json:"password"`
}
这时我们可以稍微改造一下, 利用 binding:”-“ 忽略字段的功能,和 struct 组合,将 api 的参数和 model 关联在一起,减少一些结构体转换的代码
// model/model.go
// Model default model
type Model struct {
ID uint `json:"id" gorm:"primary_key"`
CreatedAt time.Time `json:"created_at" binding:"-"`
UpdatedAt time.Time `json:"updated_at" binding:"-"`
DeletedAt *time.Time `json:"deleted_at" sql:"index" binding:"-"`
}
// model/user.go
// User 用户表
type User struct {
Model
Name string `json:"name" binding:"required"`
Password string `json:"password" binding:"required"`
}
// api/user.go
// UserParams 用户参数
type UserParams struct {
model.User
}
// CreateUserParams 创建用户
type CreateUserParams struct {
UserParams
ID uint `json:"id" gorm:"primary_key" binding:"-"`
}
// UpdateUserParams 更新用户
type UpdateUserParams struct {
UserParams
}
3. 使用 ShouldBind 而不是 Bind
Bind 方法会自动将 http status 设置为 400, 然后报错,但是我们往往会需要携带更多的信息返回,或者返回不同的 status 这时候往往会出现下面这样的警告,而使用 ShouldBind 可以避免此类问题
[WARNING] Headers were already written. Wanted to override status code 400 with 200
4. 多次绑定 request body 数据
这是官方文档的一个示例,一般情况第二次读取 request body 的数据就会出现 EOF 的错误,因为 c.Request.Body 不可以重用
type formA struct {
Foo string `json:"foo" binding:"required"`
}
type formB struct {
Bar string `json:"bar" binding:"required"`
}
func SomeHandler(c *gin.Context) {
objA := formA{}
objB := formB{}
// c.ShouldBind 使用了 c.Request.Body,不可重用。
if errA := c.ShouldBind(&objA); errA == nil {
c.String(http.StatusOK, `the body should be formA`)
// 因为现在 c.Request.Body 是 EOF,所以这里会报错。
} else if errB := c.ShouldBind(&objB); errB == nil {
c.String(http.StatusOK, `the body should be formB`)
} else {
...
}
}
gin 1.4 之后官方提供了一个 ShouldBindBodyWith 的方法,可以支持重复绑定,原理就是将 body 的数据缓存了下来,但是二次取数据的时候还是得用 ShouldBindBodyWith 才行,直接用 ShouldBind 还是会报错的。
func SomeHandler(c *gin.Context) {
objA := formA{}
objB := formB{}
// 读取 c.Request.Body 并将结果存入上下文。
if errA := c.ShouldBindBodyWith(&objA, binding.JSON); errA == nil {
c.String(http.StatusOK, `the body should be formA`)
// 这时, 复用存储在上下文中的 body。
} else if errB := c.ShouldBindBodyWith(&objB, binding.JSON); errB == nil {
c.String(http.StatusOK, `the body should be formB JSON`)
// 可以接受其他格式
} else {
...
}
}
这种方式其实有个问题,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去多次读取 body 的数据,其实在中间件中我们是需要用到,有的中间件需要读取参数做一些处理,例如权限中间件需要获取当前资源的id,判断当前用户是否有权限,如果这个时候直接使用 ShouldBindBodyWith 会导致之后的所有的接口都修改才行,十分的不优雅,下面提供一种不用影响后续使用的方法
func startPage(c *gin.Context) {
var (
p1 Person
p2 Person
)
buf := &bytes.Buffer{}
tea := io.TeeReader(c.Request.Body, buf)
body, err := ioutil.ReadAll(tea)
if err != nil {
log.Panicf("read body err: %+v", err)
}
c.Request.Body = ioutil.NopCloser(buf)
// read buf ...
if err := binding.JSON.BindBody(body, &p1); err != nil {
log.Panic("p1", err)
}
log.Println("p1", p1)
// use ShouldBind again ..
if err := c.ShouldBind(&p2); err != nil {
log.Panic("p2", err)
}
log.Println("p2", p2)
c.String(200, "Success")
}
// output
// 2019/11/06 23:10:04 p1 {hello world}
// 2019/11/06 23:10:04 p2 {hello world}
// [GIN] 2019/11/06 - 23:10:04 | 200 | 27.0400917s | ::1 | POST /testing
这三行也适用于其他需要多次读取 io.Reader 的情况
buf := &bytes.Buffer{}
tea := io.TeeReader(c.Request.Body, buf)
body, err := ioutil.ReadAll(tea)
总结
这篇文章从参数绑定的问题出发,为大家介绍了两种组合参数的小技巧,提供了使用参数绑定的时候的一个建议,并且提出了非官方,侵入性小的的多次读取 request body 的方式。
相关推荐
- Python Scrapy 项目实战(python scripy)
-
爬虫编写流程首先明确Python爬虫代码编写的流程:先直接打开网页,找到你想要的数据,就是走一遍流程。比如这个项目我要爬取历史某一天所有比赛的赔率数据、每场比赛的比赛结果等。那么我就先打开这个网址...
- 为何大厂后端开发更青睐 Python 而非 Java 进行爬虫开发?
-
在互联网大厂的后端开发领域,爬虫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收集、竞品分析、内容监测等诸多场景。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相较于Java,Python成为了爬虫开发的首选语言。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让...
- 爬虫小知识,scrapy爬虫框架中爬虫名词的含义
-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学记给大家展示了Scrapy爬虫框架在爬取之前的框架文件该如何设置。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是直接以代码的形式进行描述的,在这篇文章当中学记会解释一下上一篇文章当中爬虫代码当中的一些名词...
- python爬虫神器--Scrapy(python爬虫详细教程)
-
什么是爬虫,爬虫能用来做什么?文章中给你答案。*_*今天我们就开发一个简单的项目,来爬取一下itcast.cn中c/c++教师的职位以及名称等信息。网站链接:http://www.itcast.cn...
- Gradio:从UI库到强大AI框架的蜕变
-
Gradio,这个曾经被简单视为PythonUI库的工具,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AI应用开发的强大框架。它不仅能让开发者用极少的代码构建交互式界面,更通过一系列独特功能,彻底改变了机器学习应用的开发和...
- 研究人员提出AI模型无损压缩框架,压缩率达70%
-
大模型被压缩30%性能仍与原模型一致,既能兼容GPU推理、又能减少内存和GPU开销、并且比英伟达nvCOMP解压缩快15倍。这便是美国莱斯大学博士生张天一和合作者打造的无损压缩框架...
- 阿里发布Qwen-Agent框架,赋能开发者构建复杂AI智能体
-
IT之家1月4日消息,阿里通义千问Qwen推出全新AI框架Qwen-Agent,基于现有Qwen语言模型,支持智能体执行复杂任务,并提供多种高级功能,赋能开发者构建更强大的AI...
- 向量数仓与大数据平台:企业数据架构的新范式
-
在当前的大模型时代,企业数据架构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大模型的不断发布和多模态模型的发展,AIGC应用的繁荣和生态配套的逐渐完备,企业需要适应这种新的数据环境,以应对行业变革。一、大模型时...
- 干货!大数据管理平台规划设计方案PPT
-
近年来,随着IT技术与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方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意识到了数据存在的价值,将数据作为自身宝贵的资产进行管理,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能力去挖掘、识别、利用数据资产。如果缺乏有效的...
- 阿里巴巴十亿级并发系统设计:实现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性和高性能
-
阿里巴巴的十亿级并发系统设计是其在大规模高并发场景下(如双11、双12等)保持稳定运行的核心技术框架。以下是其关键设计要点及技术实现方案:一、高可用性设计多数据中心与容灾采用多数据中心部署,通过异地容...
- 阿里云云原生一体化数仓—数据治理新能力解读
-
一、数据治理中心产品简介阿里云DataWorks:一站式大数据开发与治理平台架构大图阿里云DataWorks定位于一站式的大数据开发和治理平台,从下图可以看出,DataWorks与MaxCom...
- DeepSeek R1:理解 GRPO 和多阶段训练
-
人工智能在DeepSeekR1的发布后取得了显著进步,这是一个挑战OpenAI的o1的开源模型,在高级推理任务中表现出色。DeepSeekR1采用了创新的组相对策略优化(GroupR...
- 揭秘永久免费视频会议软件平台架构
-
如今视频会议已经成为各个团队线上协同的必备方式之一,视频会议软件的选择直接影响团队效率与成本,觅讯会议凭借永久免费迅速出圈,本文将从技术架构、核心功能和安全体系等维度,深度解析其技术实现与应用价值,为...
- DeepSeek + Kimi = 五分钟打造优质 PPT
-
首先,在DeepSeek中输出提示词,示例如下:为课程《提示词基础-解锁AI沟通的秘密》设计一个PPT大纲,目的是让学生:1.理解提示词的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构建有效提示词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软件系统如何设计可扩展架构?方法论,Java实战代码
-
软件系统如何设计可扩展架构?方法论,Java实战代码,请关注,点赞,收藏。方法论那先想想方法论部分。扩展性架构的关键点通常包括分层、模块化、微服务、水平扩展、异步处理、缓存、负载均衡、分布式架构等等...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MVC框架 (46)
- spring框架 (46)
- 框架图 (58)
- bootstrap框架 (43)
- flask框架 (53)
- quartz框架 (51)
- abp框架 (47)
- jpa框架 (47)
- laravel框架 (46)
- express框架 (43)
- springmvc框架 (49)
- 分布式事务框架 (65)
- scrapy框架 (56)
- java框架spring (43)
- grpc框架 (55)
- orm框架有哪些 (43)
- ppt框架 (48)
- 内联框架 (52)
- winform框架 (46)
- gui框架 (44)
- cad怎么画框架 (58)
- ps怎么画框架 (47)
- ssm框架实现登录注册 (49)
- oracle字符串长度 (48)
- oracle提交事务 (47)